藏刊网,职称文章发表、期刊投稿权威机构 咨询电话:13161763581

投稿咨询

13161763581

投稿在线咨询

专著咨询

合著&独著&编委

编辑在线咨询

专利咨询

专利申请&转让

编辑在线咨询

软著版权

软著版权

编辑在线咨询

在线沟通

论文&专著&专利

编辑在线咨询

微信聊

微信扫一扫

首页 > 艺术论文 > > 戏曲字幕双语化现状与完善
戏曲字幕双语化现状与完善
>2023-02-05 09:00:00


一、引言

20世纪末以来,世界各种艺术形式纷纷进入消费时代,艺术的日常生活化成为趋势,人们在欣赏机制上也更加注重参与性和体验性。中国戏曲由于自身独特的审美特质,无法顺应这一趋势的要求,而其高度的技艺性和专业化色彩也使得观众难以自如地参与表演,诸多原因导致了现今我国戏曲的生存与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

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不同地区首批19个“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称号,中国昆曲(KunquOperaofChina)名列榜首,由此正式拉开了非物质遗产保护的序幕,也为中国戏曲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新的契机。继而在2010年,京剧也成功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6年,越剧艺术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越来越多的人们把目光关注到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继承和发展上来。中国传统戏曲历经千年流传,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沉淀,保护和弘扬民族艺术,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传统戏曲艺术需要保护和传承,更需要面向未来,走向世界。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世界的,才是永久的,才能得到持续而有生机的发展。

二、戏曲传播与戏曲字幕

弘扬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使其走向世界,必须要向国外的观众传播。目前中国戏曲对外交流主要有四种形式:一是按照戏曲本来面目用中文在国外演出;二是在第一种方式演出或播映时提供英文字幕(Subtitling);三是在以戏曲电影的形式加以英文配音(Dubbing)在国外播映;四是直接用外语(英语)在国内外演出或播映,即同步进行英语配音。其中前两种方法的传播占绝对优势,具有极大的发展前景,代表了戏曲对外英译传播的未来主流发展方向。尤其是第二种方式,即舞台表演配以英文字幕,使得保护与传播之间不失平衡,既达到了保护传统文化遗产的目的,又使得国外观众接触了原汁原味的中国戏曲,体验了中国戏曲文化的独特魅力。事实上,国外学者也曾研究提出,话剧更适用于配音,而戏曲、歌剧更适用于字幕翻译。

实际上,戏曲配以中文字幕的做法并不是新鲜事。

早在1952年的“全国第一届戏曲汇演”开始,戏曲字幕慢慢成为演出常规,至今已有60多年。现如今,能不看字幕听懂戏曲唱词的人恐怕已是少之又少。中国戏曲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无论是昆曲、京剧、越剧,还是其他剧种,由于其独特的咬文嚼字和唱腔韵律,即使是精通戏曲的专业人员,脱离字幕,也无法确信能毫无障碍地听懂每句唱词。因此,戏曲字幕是普通观众欣赏传统戏曲、理解戏曲唱词的重要舞台手段,是戏曲整体艺术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专业规范、编排得当的字幕,和舞台演出相辅相成,完成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整体美。

然而,对外演出中,仅配以中文字幕,传播力是远远不够的。虽然异国观众能欣赏到异国情调,但在不熟悉中文的情况下,也只能是走马观花,看个热闹。由此舞台演出时配以双语字幕在戏曲传播中显得格外重要。不仅是去国外交流,如今即使是国内的演出,也时常有外国观众前来观赏,因此,即使是常规演出,只要剧场条件许可,配上双语字幕也应是万全之策。

更为重要的是,戏曲是在传播中求得生存的。传统戏曲表演艺术在今天的舞台上,仍然延续着以往的严格程式化表演,其缓慢的节奏和文雅的唱词,都很难满足当代人的审美要求。因此在当今社会,传统戏曲的传承逐渐出现危机。对于剧团而言,他们承担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同时,也要追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目前国内戏曲观众慢慢老龄化,而稳定的年轻观众群体尚未培养起来,这是国内各剧团面临的最现实的艰难处境。从这个层面而言,各剧团应致力于挖掘新的观众群,把目光放在国内年轻观众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在国内,特别是大城市中的国外观众群体;同时若能积极拓展国外市场,使中国戏曲走向世界,于传统文化保护,于跨文化传播,于剧团发展,皆意义重大。因此,演出剧团应重视戏曲双语字幕使用,从而加大传播力度,最大限度地获得国内国际观众。

三、戏曲字幕双语化现状

双语字幕在戏曲文化的保护与传播中作用不可忽视,那么当前戏曲字幕双语化现状到底如何?双语化已经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双语化过程中又存在着哪些普遍性的问题?为了获得这些问题的答案,本研究对浙江省内的8家规模较大的剧团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了解剧团概况、涉外剧目及配备英语字幕的剧目数量等;第二部分主要涉及字幕双语化具体现状,如现有英语字幕的使用频率、英语字幕来源、资金投入情况、字幕机工作效率等。

(一)概况调查结果及数据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首先,由于剧团的规模和发展模式不同,剧团与剧团之间在剧目总量、常演剧目数量、涉外剧目数量及配备双语字幕的剧目数量方面都差异较大;其次,总体双语字幕剧目占总剧目比例低,最高仅占21.4%,而最低的则是0;第三,涉外剧目数量来看,调查对象中,有两个剧团达到了与常演剧目数量相等的程度,说明对外传播传统艺术文化的频率相当高,而双语字幕剧目与涉外剧目比例分别为50%(剧团1)和6.7%(剧团2),这个比例尚有相当大的上升空间。

(二)具体现状的调查结果及结论

1、戏曲字幕双语化(中英对照的字幕)在对外传播戏曲文化中的作用得到普遍认可。问卷中,对该作用的认识,50%的剧团认为“作用非常大”,37.5%认为“作用比较大”,12.5%认为“有点作用”。对比问卷发现,越是英语字幕剧目比例高,使用频率多的剧团,认为字幕双语化的重要性也越大,也说明只有在频繁使用过程中,双语戏曲字幕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2、现有双语字幕的使用频率不高。仅有12.5%的剧团“经常”使用双语字幕,大多数剧团“有时”(占25%)、“很少”(占25%)或“从不”(占37.5%)使用。调查中,除了2个剧团是只要有外宾的演出中都会使用双语字幕外,其余都仅限于到国外的演出使用。这就意味着,即使已经具备了双语字幕,也并没有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

3、双语字幕的来源不统一,质量参差不齐。调查显示,剧团的双语字幕翻译工作,通常是以下几种方式之一:大学英语教师翻译,翻译公司翻译,或者专业双语戏剧学者翻译。调查中的所占比例分别为60%、20%和20%。其中有2家剧团有固定合作的翻译者或团队,有3家是通过熟人或翻译机构随机找翻译者。在对现有剧目英语字幕翻译质量的调查中,有1家剧团认为“非常好”,3家剧团认为“还可以”,1家认为“不好”。观众对使用双语字幕的反响也不一,有的剧团反映“非常好”,而有的剧团认为“一般”,这与字幕质量不无关系。

4、各剧团对双语字幕的资金投入存在巨大差别。在五个等级的选择中,双语字幕总资金投入在20万以上的有2家,10-20万的0家,5-10万的1家,1-5万的1家,1万以下的4家。

5、字幕显示屏技术支持不完全令人满意。演出条件下,存在字幕屏显示中英文字幕时不同步,以及英语字幕与演员表演不同步的情况。五级调查表中,选择“经常”和“有时”的各占一半。造成此现象,有两个原因:一是字幕显示屏显示中英文的字数各有限制,二是由于中英文句型结构存在较大差异,翻译时未能考虑到剧场演出情况下的“时空限制”,从而出现“瞬时不对应”的情况。

四、戏曲字幕双语化的完善

根据调查结果,各剧团对当前戏曲字幕双语化在对外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已有充分认识,但双语化程度总体上仍然很低,可以从两方面来看待该问题:

一、大部分剧团涉外演出不多,戏曲的对外传播力度不够,因此对双语字幕的需求不迫切。事实上,剧团要谋发展,中国戏曲要在传播中延续,都需要挖掘和扩大观众群,各剧团需改变传统观念,放开视野,通过戏曲字幕的双语化等途径来获得更加多元化的观众群;二、诸多剧团在实现戏曲字幕双语化过程中存在着翻译人才缺乏、资金匮乏、字幕技术支持不够等方面的困难。这些困难和问题阻碍了字幕的双语化,也阻碍了传统戏曲的对外传播。针对上述问题,从实际出发,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一)纵向培养和横向合作相结合,发展戏曲字幕专业团队

所谓纵向,即对有一定外语基础的专业演职人员进行英语培训,将其发展成专职翻译人员。中国传统戏曲蕴含丰富的中国古典文化,具有其独特的美学特征,要翻译这样的传统戏曲,译者不仅要具备很高的英语水平,还要对中国古典文化及传统戏曲有较深的了解,无论是文戏还是武戏,字幕译者对舞台上的唱、念、做、打都须深入理解,能字里行间读懂唱词的隐晦内涵,这对只从事语言的翻译者来说是件难事,而有一定外语基础的专业演职人员应是最佳的翻译人选,应挑选这种人才加以培训。所谓横向,即邀请外国专家及相关领域的语言或戏曲专家进行多方合作。戏曲字幕的翻译不同于文本的翻译,字幕翻译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性,也有目的语观众的文化程度的限制性;另一方面字幕又和舞台表演相辅相成,音乐和肢体语言的表达能对字幕作以补充,共同完成戏曲之美的传递。因此字幕翻译绝不等同于剧本和台词的翻译,它还需考虑受到字幕机显示字数的限制,舞台表演的综合性、瞬时性、无注性等特点。

因此一个包含语言、翻译、戏曲表演等多领域的合作团队,肯定要比个人独立完成的字幕翻译作品要成熟、周全的多。

(二)实行专款专用,专项资金扶持

翻译剧本的难度较大,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英汉对应的双语字幕的制作也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需要较多资金投入。以涉外演出较多的浙江小百花越剧团为例,字幕双语化总资金投入达到了20万元以上。据了解,一出完整的戏曲字幕,翻译费用从5千到2万不等,如果将常演的涉外剧目全部配上英文字幕,费用基数不会太小。对绝大多数剧团来说,这是一笔较大的负担,财力方面存在很大困难。在对问卷题项“当前戏曲字幕双语化主要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的回答中,所有调查对象的选择中都包含了“资金缺乏”这一项,说明这是一个普遍的现实问题。因此如有专项财政拨款来扶持,字幕双语化才能得到推广,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发展和传播才能更落到实处。

(三)软硬两面着手,提升字幕播放水平

目前浙江省各剧团使用的字幕显示屏款式不一,显示水平各异,存在一定的缺陷和漏洞。有的剧团使用的字幕机同时显示一行14个字的汉语和两行42个字母的英语,有的剧团使用的则是能同时显示一行10个字的汉语和一行25个字母的英语,另外也有能同时显示汉语英语各两行的字幕显示屏。据各剧团反馈,字幕屏显示中英文字幕时的同步情况,一行汉字对应两行英语的情况最好,其次是一行汉字对应一行英语,情况最不理想的是两行汉字对应两行英语。因此,注重字幕显示屏的创新,强大产品功能,才能从硬件上保证戏曲字幕双语化的推进,这是其一;其二,字幕播放水平还与字幕播放人员的专业素养息息相关。应保证字幕播放员具备较高的戏曲水平和文化修养,既要懂戏,背戏,又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对舞台上的举手抬足、嬉笑怒骂、唱念对白等都要了如指掌,分秒不差地打出对应的中英字幕。

而调查中的实际情况是,仅有一家剧团的字幕播放人员是具有较深英语功底的汉语言专业硕士生,其他剧团情况分为两种:一是虽有专门的字幕播放员,但对中文熟知而英语水平不够;二是没有固定的字幕播放员,谁有空谁播放,这势必会带来播放水平的不稳定,影响戏曲演出的整体效果。另外,除了戏曲中的唱念应配以双语字幕,没有唱念的武戏,也有必要以字幕形式说明戏段,若能再加上每一场戏前的中英文剧情简介,将能使国外观众更能看懂我们的传统艺术,理解各种各种诙谐、悲愤、欢快等表演形态,效果会更锦上添花。

五、结语

戏曲的传播关乎戏曲的保护、生存与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应在传承的同时赋予其新的生命力。这个生命力的延续在于传播。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保护与传播,两者相辅相成。双语字幕的使用,提高了传统戏曲的可传播性和可交流性,促进了戏曲观众的多元化,提升文化传播力。在这个意义上,普及双语字幕,提高字幕质量,让中国传统戏曲跨出国门,在世界舞台上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是对非遗文化最高层次的保护。

综合排序
投稿量
录用量
发行量
教育界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新闻出版局

主办:广西出版杂志社

国际:ISSN 1674-9510

国内:CN 45-1376/G4

级别:省级期刊

中国报业

主管:中国报业协会

主办:中国报业协会

国际:ISSN 1671-0029

国内:CN 11-4629/G2

级别:国家级期刊

中国房地产业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部和...

主办:中国房地产业协会

国际:ISSN 1002-8536

国内:CN 11-5936/F

级别:国家级期刊

建筑与装饰

主管: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

国际:ISSN 1009-699X

国内:CN 12-1450/TS

级别:省级期刊

科学与信息化

主管: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

国际:ISSN 2096-2908

国内:CN 12-1451/N

级别:省级期刊

财经界

主管: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主办:国家信息中心

国际:ISSN 1009-2781

国内:CN 11-4098/F

级别:国家级期刊

期刊在线投稿系统
上传文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文件
18年国内外学术服务,发表国际文献请认准藏刊网官网

资深编辑团队

专业设计投入方案

投稿成功率极高

企业信誉保障

对公交易更安全

人民群众口碑好

高效投稿流程

审稿快!出刊快!检索快!

正规刊物承诺

无假刊!无套刊!

投稿成功!

藏刊网提醒您

1.稿件将进入人工审稿阶段,审稿后会有编辑联系您,请保持手机畅通。

2.为避免一稿多投、重刊等现象影响您的发表,请勿再投他刊

确定

投稿失败!

藏刊网提醒您

由于网络问题,提交数据出现错误,请返回免费投稿页面重新投稿,谢谢!

确定

藏刊网收录400余种期刊,15年诚信发表服务。

发表职称文章,覆盖教育期刊、医学期刊、经济期刊、管理期刊、文学期刊等主流学术期刊。

投稿电话:13161763581(江编辑)   投稿邮箱:cangkan@163.com

本站少量资源属于网络共享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