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刊网,职称文章发表、期刊投稿权威机构

投稿咨询

投稿在线咨询

专著咨询

合著&独著&编委

编辑在线咨询

专利咨询

专利申请&转让

编辑在线咨询

软著版权

软著版权

编辑在线咨询

在线沟通

论文&专著&专利

编辑在线咨询

微信聊

微信扫一扫

首页 > 政法论文 > > 中华民族精神的特征、功能及其培育
中华民族精神的特征、功能及其培育
>2024-02-05 09:00:0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对民族精神的论述,不仅再次强调了民族精神对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而且为开展民族精神研究,弘扬民族精神指明了方向。此后,学界对民族精神展开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涌现了一大批颇有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对近十年来国内民族精神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不仅可以呈现民族精神研究的实况,还有助于我们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民族精神的含义和内容

目前,学界对民族精神的概念界定有两个标准:一是事实判断,即侧重从民族客观存在的精神状态角度出发,认为民族精神是一个中性概念,既包括优秀、积极、进步的一面,也包括消极、落后、粗俗的一面。代表性观点如符惠明将民族精神界定为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实践中形成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以及心理与性格的总和。其实质是将民族精神内涵扩大到整个民族意识层面,是从广义上界定民族精神。二是注重价值判断,即倾向于从进步、积极的角度来界定民族精神,认为真正的民族精神仅包含反映人民群众利益和社会进步方向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民族品质等,是从狭义上界定民族精神。宇文利认为,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凝结和积淀的优秀成果,是中华文明的精华和结晶。宋志明等也强调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民族凝聚力的思想根基,是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孙要良等强调民族精神在中华文化中处于最高层,是中华民族的整合剂、自我认同的依据、生存和发展的支撑和动力。事实上,在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时代环境下,偏重于价值判断的观点更易为人们接受和支持。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其中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核“,始终是中国不亡、民族不灭的精神依托”;团结统一表现为强大的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爱好和平是爱国主义精神的扩展和延伸,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提供重要的力量支撑;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是爱国主义精神的根本体现。这五种精神相辅相成,构成了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江泽民同志的表述精辟地概括了民族精神的科学内涵,有力推动了中华民族精神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为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创新提供了新的历史契机。

二、中华民族精神的特征

关于民族精神的特征,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归纳总结。宇文利通过对民族精神的纵向分析,得出民族精神具有稳定性与流变性、传统性与现代性;通过横向比较,认为民族精神兼具普遍性与特殊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特征。涂可国从民族精神的内容出发,论述了民族精神追求和谐共生、尊道尚德尚义、昂扬向上、与时俱进、博厚恢宏、以人为本、崇尚公忠的基本特征。杨叔子先生强调了民族精神的“渐进性与突变性”特征,即民族精神在特定条件下会发生临界性质变。宋留清注重从整体上把握民族精神的特征,阐述了民族精神的理性精神、辩证精神和人本精神。此外,孙文营主张从时空、内涵和功能三个维度来探究民族精神的特征。

三、中华民族精神的功能和作用

“民族精神是支撑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动力。”

在全球化背景下,民族精神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精神动力和精神资源。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陈松林认为民族精神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安身立命之道的确立,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都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李宗桂认为民族精神是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是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强大精神动力,是激励各族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而不懈奋斗的重要精神力量。宇文利认为民族精神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社会成员所产生的整合功能以及对社会所产生的引导和促进作用上”。赵存生则从民族内外两个角度分别阐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功能:对内而言,民族精神具有凝聚作用、支撑作用和激励作用;对外而言,则有利于世界发展和全人类共同进步,促进世界各民族的和平和共同发展。孙文营将民族精神的功能提炼为社会整合功能、文化导向功能、经济促进功能、政治服务功能以及人的发展功能。张扣林总结为支撑功能、凝聚功能和教化功能。

民族精神的功能和作用还体现在民族精神是民族凝聚力的核心和重要源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能够增强民族凝聚力,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近年来,理论界对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民族凝聚力二者间的关系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召开了多次以民族凝聚力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杨叔子先生认为,“民族精神通过产生民族心理认同使得民族凝聚力最终成为民族存在的‘自然属性’,并使民族凝聚力不断增强”。孔庆榕指出,不存在无民族精神内涵的民族凝聚力,不能产生民族凝聚力的民族精神也是不存在的。每当中华民族面临重大灾难时,民族凝聚力都会得到前所未有的增强,而民族凝聚力的增强,也极大地鼓舞了民族士气,升华了民族精神。

四、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文化

江泽民同志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这反映了党和国家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战略思考。学界亦十分重视对民族精神与中华文化关系的探讨,学者们普遍认同文化建设是民族精神培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民族精神是伴随着中华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形成的,在中华文化体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是中华文化的集中表现和核心精神。杨叔子先生指出:“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灵魂,是民族发展、进步的精神动力。”

詹小美认为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主体精神。而民族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生存智慧和精神力量,是民族发展过程中宝贵的思想资源,民族文化的发展创新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文化认同是构建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维度。赵存生认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孕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思想母体”,李宗桂也认为“中华文化精神的优秀成分构成中华民族精神”。因此,大多数学者坚持从中华传统文化精神中汲取一些符合当代社会发展潮流的传统元素,以推进民族精神的当代创新。宋志明、吴潜涛认为要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民族精神的当代创新指明方向,为培育当代中华民族精神提供价值引导。

五、弘扬和培育当代中华民族精神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学者们对如何建构符合时代要求的民族精神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一系列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新方法、新途径。

吴潜涛等认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首先要在党的领导下实现指导理论的创新,加强制度建设,并紧扣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罗文东指出,要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正确处理古今中外文化的关系,善于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遗产,并吸收和借鉴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精神支撑。徐艳萍提出要正确处理继承和借鉴、坚持和创新、弘扬和培育“小精神”与“大精神”的关系。杨叔子先生认为应针对不同的社会群体,选用不同的方法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如大学生群体、企业员工、城市社区、农村社区、军队等。孙文营指出,应引导民众树立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的生活方式,加强重点人群的教育,注重民族精神主题教育活动。还有学者重点探讨了大学生群体的民族精神培育问题。莫税英强调要构建以学校为主渠道的民族精神培育体系,陆辉提出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历史文化教育,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丰富民族精神内涵,李欣提出要重视和应用爱国主义歌曲的民族精神传承功能。李晓燕指出,要坚持和完善领导机制、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明确培育内容,拓宽培育途径,丰富培育形式。宫丽艳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层面探究了如何构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培育的科学体系。

还有许多学者从全球化视域探究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路径。欧阳康指出,要坚持以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在多元文化的对话、交锋和碰撞中构建民族精神家园。同时,还要拓展传播渠道,多形式多途径构筑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程京武认为要培育人们的科学理性精神,增强自尊、自信、自强意识,强化参与意识,全方面、多渠道、有重点、有步骤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宇文利则提出民族精神培育需要通过利益调控机制,实现利益配置的和谐性,激发利益主体的创造力,提升利益措施的现实调控度。陈士福强调从法律角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发展法治文化、构建法治政府。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中西文化相互激荡、碰撞日益激烈,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可谓挑战与机遇并存。为此,要注重把握以下几点:首先,加强相关基础理论的研究,深化元理论研究。从概念、内涵、功能、地位等方面着力构建当代民族精神研究的理论体系,不断提高民族精神的理论研究水平。其次,加强中华民族精神与他国民族精神的比较研究,尤其要注重对美、英、德、法、俄等国民族精神的研究,以达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之效。最后,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撑。

参考文献:
[1][6][22]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J].求是,2006,(22).
[2] 符惠明.民族精神的科学内涵及其基本功能[J].理论探讨,2005,(6).
[3] 宇文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3,(5).
[4][27] 宋志明,吴潜涛.中华民族精神论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5] 孙要良.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核心及其表现形式[J].岭南学刊,2008,(2).
[7] 徐子棉.论强势生存发展的现代中华民族精神[J].理论导刊,2010,(9).
[8][16] 宇文利.中华民族精神现当代发展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9] 涂可国.论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结构与主要特征[J].山东社会科学,2006,(3).
[10][20][23][31] 杨叔子.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11] 宋留清.中华民族精神的几个特征[J].科学社会主义,2009,(1).

综合排序
投稿量
录用量
发行量
教育界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新闻出版局

主办:广西出版杂志社

国际:ISSN 1674-9510

国内:CN 45-1376/G4

级别:省级期刊

中国报业

主管:中国报业协会

主办:中国报业协会

国际:ISSN 1671-0029

国内:CN 11-4629/G2

级别:国家级期刊

中国房地产业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部和...

主办:中国房地产业协会

国际:ISSN 1002-8536

国内:CN 11-5936/F

级别:国家级期刊

建筑与装饰

主管: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

国际:ISSN 1009-699X

国内:CN 12-1450/TS

级别:省级期刊

科学与信息化

主管: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

国际:ISSN 2096-2908

国内:CN 12-1451/N

级别:省级期刊

财经界

主管: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主办:国家信息中心

国际:ISSN 1009-2781

国内:CN 11-4098/F

级别:国家级期刊

期刊在线投稿系统
上传文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文件
18年国内外学术服务,发表国际文献请认准藏刊网官网

资深编辑团队

专业设计投入方案

投稿成功率极高

企业信誉保障

对公交易更安全

人民群众口碑好

高效投稿流程

审稿快!出刊快!检索快!

正规刊物承诺

无假刊!无套刊!

投稿成功!

藏刊网提醒您

1.稿件将进入人工审稿阶段,审稿后会有编辑联系您,请保持手机畅通。

2.为避免一稿多投、重刊等现象影响您的发表,请勿再投他刊

确定

投稿失败!

藏刊网提醒您

由于网络问题,提交数据出现错误,请返回免费投稿页面重新投稿,谢谢!

确定

藏刊网收录400余种期刊,15年诚信发表服务。

发表职称文章,覆盖教育期刊、医学期刊、经济期刊、管理期刊、文学期刊等主流学术期刊。

  投稿邮箱:cangkan@163.com

本站少量资源属于网络共享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